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莫然十四年的新年快要到了,在榜葛刺这个多风多雨的地方,莫然居然要度过两个年份。

果然如自己所料,帖木儿的南部战场就是用来吸引自己的,自己隔三差五的和沙哈鲁打一场,伤亡人数都是个位数,都是莫然惹事,沙哈鲁从不和莫然主动作战。

而莫然更是没有多少兵力去主动招惹沙哈鲁,更何况自己水军在沙哈鲁的投石机威胁下无法靠岸,而沙哈鲁的军队多半不熟悉水性。

面对那些高十几米的投石机,莫然不得不佩服,如果人家那是投石机,自己所用的投石机就是玩具。

还好有着一条又一条的水渠隔绝着,沙哈鲁的军队想要进攻自己是很难的,毕竟自己的铁皮龙船可不是摆设,是鼎鼎有名的破坏之王。

面对着即将来临的新年,莫然没有感觉到一丝丝过年的味道,在应天府过年可是很冷的,零下几度、十几度都是常事。而在这里冬日最冷的时候也只在十度以下。

应天府的冬日里会漂出几场雪花,而在这里风风雨雨是常事,想看到雪花真是很难,自己从京师应天府带来貂裘就从没有穿过。

夏天穿纱衣,秋日穿锦缎织成的厚衣服,已经是一种习惯。

在今年的夏末,郑和率领着周蔓等人返程回大明。

也就是那半个月之前,沐晟带着十几人来到莫然这里。他们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翻越高耸入云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才走过来。

本身沐晟是带着近百号人来这里的,可是一路上面临着缺氧、缺水、缺少食物的各种问题困扰,等来到这里的时候,一个多月的路程让大半人死在了旅途中。

早在去年沐晟就带着六万明军,从云南行省赶来,可是和云南接壤的阿瓦王国、暹罗王国不仅不给明军借路,更是把自己和云南行省接壤的地方用重兵封锁,为了避免生出事端来,沐晟只好退兵回丽江。

可是当今年得知帖木儿从西域入侵大明的消息后,沐晟再也不能无视,必须得看莫然帝的安排。

当沐晟众人灰头土脸出现在莫然面前,他们也顾不上莫然帝的怜惜,向莫然说出大明的当前的形式,蒙古高原上的四个都司和长城沿线的驻防卫所几乎都出动了。

京师的驻守卫所也出动了一半,是最精锐斩马刀部队和燧发枪部队,由静妃娘娘亲自带领,远赴西域支援铁铉和窦平两路兵马。这可是举国之战啊!

本身沐晟是想过来责问莫然的,可是看到对面沙哈鲁带领的几十万军队,还有两军之间的上百条深浅不一的沟渠,沐晟明白了莫然的痛处。

大明再怎么强盛也是步兵做多数的国度,想和同等规模的游牧国家对战占便宜,只能被动的防御。被动的防御也只能减少自己国民的损失,却占用了大把的军队。

以五万明军戍守异国他乡,又和两个国家联盟防御不是那么容易的,若不是莫然好多事情都亲力亲为,估计联盟早就散啦。

还好大明不仅有个负责任的皇帝,还有两个神助攻的皇妃,更有一群明事理的臣子,不然以这善变的世界,大明就要亡国了。

听完沐晟的长篇大论,莫然以为自己要被这个戍边世家埋汰呢,结果只听到沐晟报告了东察合台汗国境内两方的兵力的部署。

帖木儿帝国只用半个多月就攻下东察合台汗国的大半,可见兵力有多强盛,东察合台汗国可比瓦刺强大的多,只是没有瓦刺头领的脑袋聪明。马哈木和脱欢可都是人精,但人家东察合台汗国也是有十几万人马的。

相对大明西方战线的激烈,动不动就是几万和十几万人挥刀对砍。

莫然这个南线战场,也就刚刚开始爆发了一场大战。剩下的时间都是两方拿着镰刀,隔着数条沟渠遥遥相望,仿佛两军比的不是军事力量,而是谁种的稻谷又大有多。

当一季季丰收的粮食填满粮仓,两军更加欢喜的种稻谷起来了,既然不能比赛谁在战场上败下来,那就比赛谁最先放弃种稻谷事业。

莫然在这个多风多雨的榜葛刺,不断种植庄稼训练士兵,一夜一夜的害怕对岸的沙哈鲁忽然发起了强攻,自从沐晟来后,莫然就知道自己对面是个杂牌军,可是数量众多的杂牌军依然是个不小的威胁。

大船队已经被静娴和慧子开回明国去了,仅仅凭借郑和的小船队是送不了十万人回京师的。

再说只要明军离开一部分,就会导致三国联盟的关系破裂,到时候剩余的明军与百姓,是抵挡不了沙哈鲁杂牌军的攻击的。

再说从西洋到南洋,这么大的队伍,日夜不停的航行也要半年左右才能回去,现在已经在东察合台汗国打起来了,就算自己回去后,胜负早已经区分出来,回去要么是打扫战场、要么是流浪他乡。

想到此处,莫然还回去干什么,最好就是在这里耗着,对方好歹也是用了二十多万杂牌军,自己只要付出五万明军,这生意稳赚不赔。

再说东察合台汗国也是自己的友军,就算明军一比一的与帖木儿帝国换生命,帖木儿入侵到大明的北方的时候也没有几个人。

大明的北方可是有好几千个要塞和堡垒,还有上百万民兵,帖木儿帝国能抢的到粮食吗?能毫发无损吗?

大明北方的民兵,可是在瓦刺的蹂躏下长大的,对付骑兵可是有一套自己的战术。

不过想到静娴虽然稳重,慧子虽然聪明,但她们毕竟只是一名女子。

铁铉和窦平领导的骑兵有很大一部分是蒙古人,蒙古人和突厥人是近亲,会不会背叛明军很难说。

还有那个东察合台汗国,他和大明是有仇恨的,会不会背后插明军一刀。

莫然想到好的时候是很好,但想到坏的地方也不少,只是远隔千里,他也无法左右一切事情的变化。

既然周蔓等人调查的事情,多半都是假的,也没有意义再调查下去了,就随郑和一块回京师把。

郑和临走前,莫然把一叠厚厚的信件交给郑和,足足有一百多封,有给女儿、儿子的,又给媳妇和亲娘的,还有给文官与武将的。

莫然信中主要再说:“我很好,不要牵挂,你们遇到的事情比我棘手,但再棘手的事情努力去做就好了,我不要求必须要成功。

毕竟我们一个人是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这个世界向我们希望的方向,一点点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