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7次拟变重力试验结束,拟态重力加速度1G未稳定。实验失败。】

【地球号第32次离心重力模拟试验结束,瞬时向心加速度转换器稳定运行。但有极低概率出现方向错位。】

“还是不行啊,即使是0.93%的概率也还是太高了。”陈阳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轻轻点着笔帽。

“聊胜于无吧,咱们也不一定非要模拟1G重力,哪怕只有0.5G的人造重力,太空中的工作生活也会方便得多。”

方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他们正在参加【太空拟态重力】研讨会。

“不,重点不是数值,而是稳定。接下来我们的星舰逐渐加速到0.1c(光速),方向错位是很可怕的。”

主位上,苏云欣尽量控制着自己不要皱眉。

攻克完冬眠素和苏醒剂,人类文明生存问题基本解决后。还有几个月时间,苏云欣便想着搞个模拟重力让大家未来的太空生活舒适一点。

太空中的工作人员与位于冬眠舱内的乘客不同。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中,会对骨骼、肌肉、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产生损伤。

特别是肌肉萎缩、血液循环和骨质疏松。即使是可以通过定期锻炼和药物改善,但也是治标不治本。

长年累月下来,精神紧张、面部浮肿、骨质疏松...星科院的众人迟早成为“脆脆鲨”。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太空中工作时间最长的就是她。她可不想真成了“苏奶奶”!

现在有条件在蓝星上试验总比到了未知的宇宙中试验好吧。

原本还以为模拟重力只是个小课题,现实却给了她迎面一击。

最初的设想是所有次旗舰上都能装配上拟态重力。

可即便是设计最精细的【地球号】也是问题百出。一再的失败,让星科院数个部门都备受打击。

嗯,【地球号】作为人类文明的中心旗舰,自然是单独设计,特别建造啦。

一般来说,模拟重力无非三种方式。

一.1G的加速度连续加速或1G的加速度连续减速;

二.重建重力环境;

三.离心力模拟重力环境。

第一种方法需要不断加速或者不断减速。

在不考虑能源和各种消耗的情况下,好像可以这么玩。一直持续加速,到了光速就立刻掉头减速,重复反转。

这样的做法哪怕是一个小学生都会感觉不靠谱吧。

所以田院士给出的方案是波形变速。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几百次试验后,星舰还是会时不时处于“瑟瑟发抖”的状态。

第二种重建重力环境,也就是人造重力场或采用反重力。这对于一级文明不纯粹扯犊子嘛,直接略过。

就当下星科院的条件只剩下离心力模拟重力这一种方法。通过利用一定稳定速度下的旋转模拟出接近蓝星的重力加速度,以达到人造重力的效果。

离心力的原理跟之前太空电梯差不多。

你可以甩动绑着绳子的一小桶水。

当水桶绕着绳子达到一定的速度旋转时,水桶内的水就不会洒出来。

这是因为水受到的离心力与重力相等,水桶受到的离心力和重力的和恰好等于水桶的重量。

同样的,对于人体而言,也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感受到类似于重力的效果。

这样的方法,水桶是感受不到不适。可是对于人体而言会面临“人工重力梯度问题”和“科里奥利力”两大挑战。

当你站在离心模拟重力结构上时,离心力对身体不同部位的影响不同。可能头指向旋转中心,脚垂直于接触点的切线方向。

↓向量a

向量v←?

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足部的位置和脑袋的状态出现区别,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当你移动的时候,身体受到的离心力还会明显增大,而重力并未增强。这明显会影响正常机理,对人体有害。

这就是人工重力的梯度问题。

那你可能会说,我尽量少移动不就是了。

这又会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科里奥利力。人体保持不动,周围就可能发生相对的旋转,你受到的向心力相当于惯性力,头晕目眩的感觉随之而来。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除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首先需要一个足够大的结构。

半径够大,并且旋转速度合适,加上合适的加速度,人体出现的眩晕等不适才会降低。

物体旋转的向心加速度公式很简单,a=w^2*r。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半径r的值为200米左右是吧。

但是实际上这个数值远远不够!

由于星舰是要向前行进的,整体的受力就将变化。就算用上球形推进器,要保证星舰整体受力稳定也是相当困难的。

星科院多次实验后,这个半径数值大约需要1200米。

倒不是华夏搞不了这么大的球形飞船。目前无论技术还是材料都可以达标,建造成本更加不用考虑。

这算是一个残留问题,苏云欣在设计星舰时候并没有过多考虑重力问题。

一旦舰体加宽那么多,会无形增加许多问题。无论是对太空环境的适应性,生命支持系统的完善,稳定性以及太空碎片的防御等等。

牵一发而动全身,星舰整体设计难度和建造难度都将大幅度上升!

时间紧迫,她不敢瞎搞,要是因为一个模拟重力,少造哪怕几十艘星舰,都是灾难。

“那只是一艘地球号,重新造应该问题不大吧。”林沫轻轻问道。

“没那么简单,还有瞬时向心加速度装换器方向错位问题没有解决。”苏云欣听着林沫的声音,神经舒缓了一些,“这意味着地球号需要重新设计,现在已经8月份了,我不知道能不能来得及。”

这是实话,可不是苏云欣谦虚。上一世现在这个时间点哪有功夫搞什么模拟重力,后面是加入银河系联盟后直接采用的反重力系统。

现在这本来就是权宜之策,她这方面并没有什么经验。如果重新设计完全是从零开始。

“如果可以在现在地球号的基础上改良就好了。”苏云欣抱熊嘀咕着。

“一周,就一周时间,大家都回去想想怎么办。设计一版方案,在地球号原本的基础上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