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们?”

孙老师和朱老师对视一眼,都看到到了彼此眼中的欣慰之色。

“没错。”

“我现在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得谢...谢谢两位先生,当年的教育之恩我没齿难忘。”

谢风双眼发红,微微仰头努力克制着情绪,可晶莹滚烫的泪珠,依旧一滴一滴的从眼角滑落。

这个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孩子,只有他自己知道经历了多少苦难才有了如今的前程大好,

也只有他明白眼前这两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人究竟带给了他生活怎样的改变。

众人沉默了,一群小豆丁也睁着硕大的眼睛,无比认真的抬起头听着。

就连直播的众人在此刻也停止了无意义的喧闹,弹幕也从之前的密集如雨,变的三三两两,可直播间的人数却在快速上升。

以网络大V的一条“高考必胜经验,祝你家孩子拳打青华,脚踢北大。”的动态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而更评论区更是有无数名校学生证为其背书,让众多家长深信不疑。

天南海北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到了这个“十分奇怪”的直播间内。

而此时的大山村小学内,山间清冷的风吹的树叶沙沙作响,山间的鸟儿停在枝头上叫个不停,所有人都没有说话,而是无比认真的看向谢风。

于此,谢风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原来大山村条件艰苦,方圆几十里只有这半山腰的大山村一个小学,

学校教室是由村民搭建的几栋茅草屋,茅屋内通常是几个年级上百个学生挤在一起。

老师茅屋就在厕所旁边,盛夏时节,臭气熏天,恶臭难闻。

为了求学,孩子们必须要提前几个小时,踏上山间的土路,翻山越岭,熬过黑暗。

因为条件太过艰苦,能够坚持下来的老师少之又少。

在幼时的谢风心里,他的未来可能就仅限于几亩稻田,一栋木屋。

他不知道山那边是什么,他也不敢想

后来,在谢风的记忆中,来了一位姓孙老师和朱老师,他们比谢风见过的所有老师都博学,善良,诚恳认真。

在求学路上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谢风都担心着两位老师的离开,可是并没有。

这两位年纪都可以做他爷爷奶奶的老师,在这大石村一待就是好多年。

他们教他外语,教他要有梦想,教他一切的一切。

没有他们或许就没有他谢风的北大,没有他现在的一切。

后来,考入北大以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谢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的孙老师。

那一刻,他是动容的。

他不知道这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为什么会在退休之后不选择去享受生活。

而是到一个穷乡僻壤的山沟里,忍受万般苦难去教一群与她素不相识的孩子。

教给他们她知道的所有东西,几乎奉献出她的一切。

“孙老师,朱老师,可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谢风带着哭腔用颤抖的声音十分心疼的问道。

“值得吗?”

已经达到古稀之年的两位老人,看了看李云又看了看身旁一脸童真的孩子们,孙娜看向朱明,只听朱明大笑一声,无比坚定的道:

“值得!”

谢风彻底怔住,轻轻抱住了孙娜和朱明。

两位老人轻笑着拍了拍了谢风的后背,慈祥温的看着这个令他们无比骄傲的学生。

三人相拥在一起,沐浴在初升的红日下,三人的形象也在众人心中变得无比高大。

先生之志,高山仰止!

两位先生自始至终什么都没有多说,

可直播间里,突然爆出了一些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让所有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两人的伟大。

大山村小学,并不是这两位先生的第一站。

在来此之前,他们已经走过数十个贫困山区学校,他们承受着本不属于他们的苦难,替那些前路未卜的少年们,撑起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看着直播间,一个一个被两位老人带出来的学生发言,众多观看直播的网友早已泣不成声。

人类害怕黑暗,这份恐惧与生俱来并且挥之不去,是火给了人战胜恐惧的希望,它带来了太阳和月亮之外的温暖和光明,第一道火苗,第一簇火焰,第一堆由自己升起的篝火,都意义非凡。

没有火,无法点燃文明。

而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屹立至今,正是源于孙老和朱老这样的“火苗”,他们为了自我追求,为了家国情怀,为了那群挣扎于泥潭中的孩子,奉献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正如一位先贤说过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些人的存在,为华夏文明塑造了光明且灿烂的未来。

在泪眼朦胧间,一条让李云为此作文的弹幕飘过,顷刻间掀起滔天巨浪,获得了无数人的支持。

在一条条飘过的央求的弹幕中,东方宁韩正阳,还有各大高校以及华夏图书馆等,各大官方号,混迹其中。

一时间,人声鼎沸,

网友的激动之余,兴奋之情也溢于言表。

大山村小学里,两位先生笑盈盈的看着李云,谢风等人也激动无比的等待着李云的回答。

而李云,看着眼前两位沐浴着阳光的先生,仿佛照彻了世间一切黑暗。

他的心中只有一句话,

“人类群星闪耀时”。

至此,李云面对着众人期盼的目光,双手叠于胸前,对着两人弯腰一礼,薄唇轻启起身笑着道:

“小子不才,愿为两位先生,赋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