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重点:猴王远至方寸间,樵夫谈道指仙山

第二十一章 方寸山

且说猴王遍游南瞻部洲数年,一路走走停停,每到临冬无钱时,便找处城镇,将学得那木匠、铁匠、裁缝的本事换一碗饭吃。那些店主见猴王有这般手艺,又无需付银子,便也肯收留。那猴王每到开春自行离开,一路走来,却仍未找到高人拜师。

此前猴王曾听闻西天灵山的事,于是决定去那西牛贺洲碰碰运气,于是又自己做了个木筏,备好粮食,要去渡过西海。

猴王在海上漂泊了不知多久,一路风平浪静,并无妖邪作祟,平安到达了西牛贺洲地界。却见那西牛贺洲与那东土截然不同,真个土地贫瘠,树木稀缺,飞沙走石,沙尘漫天。

那猴王见此景象,不禁叹道:“此地多荒芜,只怕还没拜入师门便先饿死了!”

于是将剩余的食物和水归集了一下,开始沿海寻找村落。

行了两日,终于找到一个小镇,猴王立即飞奔而去,想用最后的盘缠买点吃的。

那路人和店主见猴王模样奇怪,但是礼数周到,便没有驱赶,并给它准备了些饭食。

猴王千恩万谢,大口吃了起来。

那店主和一堆路人凑在桌前看着猴王,店主问道:“你是妖吧?从哪个洞里来?怎敢到这镇上采买?”

猴王边吃边说:“我不是附近的,是从那东胜神洲而来!”

周围众人一听,议论纷纷,店主又道:“那是好地方啊!如果不是因为离得远,又拖家带口的,我们都想到那里去!”

猴王道:“那里土地比这边丰饶,草木居多,风沙较少,也少有战祸。若是生活居住,倒也是个去处。”

众人问:“既如此,你为何要来呢?”

猴王道:“我为寻道求学而来,在东土遍访各处,却皆因为我是妖身,不肯收留。所以才一路向西,希望能在这边找个名师学艺。”

众人听了,又齐齐议论,其中有一人说道:“你若真想拜师,可以去方寸山试试。听说那方寸山有一仙人,其弟子称‘老祖’,脾性虽怪,但有教无类。其弟子遍集仙、人、鬼、妖,听闻即便是那山间的鸟兽花草,他也愿意为它们讲经说道。你若诚心求学,兴许肯收。”

猴王闻言,吃了一惊,只笑道:

“妖鬼闻道尚可知,鸟兽习经且未闻。

花草焉知人间道,留作空闲予他人!”

又说道,“他若肯收,便也拜了,纵是不收,亦无不可。只是不知道那方寸山所在何处?”

于是众人又给了猴王一张地图,标注出方寸山的位置,说:“你往这处去,见那山清水秀,林深叶密,鸟兽群居之处,便是到了。”

猴王连连道谢,便又给了饭钱才离开,向那地图上标注的位置而去。

猴王又行了两月有余,一日,远见一山有祥瑞之气浮于上,近观百草丛生,百花齐放,树木林立,郁郁葱葱。那猴王心想:若依那些人所说,应当是到地方了。

遍看四周,却也无个标识、路牌,于是便想至那山顶再行观瞧,于是一路向山顶而去。

惊觉鸟兽千百,

激起飞虫片片。

鹰鹤远观枝头立,

虎豹畏惧不近前。

那猴王直行到那山顶高处,环看四周,不禁道:“真个好地方!”

却见那,

山峰林立如翠屏,

河川往处若银钩。

修竹乔松处处长,

奇花异草遍地留。

复从山上下去,更是三步一观,五步一景。那花草像暗自相结,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粉的,紫的,白的,黑的,三个一环,五个一抱。一团团,一簇簇,或是点缀,或是点睛。直叫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那猴王心道:如此奇山奇景,也算作个仙人之境了,怎堪被人称个“方寸”?

心下想着,行路之间却又不知何去何从。

此时,忽闻那林深草密之处有人声传来,那猴王闻有人言,急向前而去,至那稍近之处侧耳倾听,原来是有人在唱歌。

那猴王仔细看去,见是一樵夫在林中以斧劈树。那樵夫头戴斗笠,身着布衣,腰系丝带,足踏草履,皆是寻常之物。

再闻其言,听那樵夫正唱道:“相逢处,非仙即道,‘对坐’讲《黄庭》。”

那猴王闻言,以为樵夫知道自己暗藏于侧,于是当即跳出,拱手作揖道:“神仙,老神仙!弟子有礼了!”

那樵夫不及防备,见背后竟窜出个口吐人言的妖猴,顿时扔了斧子向前奔逃。跑了几步,见那猴不曾来追,却又躲在树后暗自观瞧。

见猴王礼数周到,似并无恶意,便复出至近前,道:“真让你吓死个人!深山密林中,若是走路,也该发出点声音让人听见。幸亏今儿是个樵夫,要是换做个拿弓的猎户,恐怕早一箭飞过去取你性命了!”

猴王拱手笑道:“老神仙莫要装腔,方才听你言语,当是早知我在此处,如今却为何又装作不知?”

那樵夫一愣,问道:“却怎说我知你在此?”

猴王答道:“你方才说:相逢处,非仙即道,对坐讲《黄庭》!既道相逢,便是相遇之意,定然知我在此;非仙即道,乃是知我有求道寻真之心;对坐讲《黄庭》,定是要当面传我修炼法门。我虽未入道门,却也知那《黄庭经》乃是内丹修炼之法,亦曾按此法习得个呼吸吐纳之术,只是未得名师指点,故难登仙门。今日既与神仙相遇,还望传我个修习之法,入那长生不灭之数!”

樵夫闻言,上下打量猴王一番,见那猴王只呵呵傻笑,便又说道:“实不相瞒,我所念这词叫做《满庭芳》,乃是一位神仙所传。我与他同居此山之中,也算是个邻居。他见我日夜劳苦,心气郁结,便教此词予我。每逢劳苦之时便念唱一番,忘凡解忧,今日也是巧了,竟教你听见,才误把我认作那神仙。”

猴王一听,当即又问:“那么这山中果真有神仙?”

樵夫点头道:“此山名为方寸山,山中仙人名称‘须菩提祖师’,弟子皆以祖师称之。其住洞府,称‘斜月三星洞’,过了此山,沿路再过一个山头,见两排树,一排青松,一排翠柏,那洞府就在那两排树的尽头便可寻见。那祖师收徒不拘常理,教出徒弟无数,亦有不少入道成仙,如今亦尚有弟子若干,你若诚心求教,他定肯收你为徒!”

猴王高兴的手舞足蹈,没多久却又冷静下来,问道:“我见你也是一身仙风道骨,那祖师既然肯传这词与你,为何却不收你为徒?”

“樵夫”的眼珠疯狂的旋转着,片刻即答道:“你不知我的难处,我自幼丧父,由母亲独养长大。如今母亲年老,又逢身体欠佳,这才搬到这有祥瑞之气的地方安身。如今就靠我伐木劈柴换些米面,又得时常贴身照顾,哪还有时间修道呢?”

猴王笑道:“如此看来,你倒也是个孝子,若等老母百年之后,相信定也入得那道门,得那长生之法!”

原本就要离开,忽然却又想起以前每逢拜师皆被拒之门外,于是又折回头对樵夫说道,“我倒也是诚心相拜,但却恐那祖师嫌我妖身,贤兄可否领我寻那洞门引荐一二。我虽无所长,也可为你伐木劈柴,全做个谢礼,不知可否?”

那樵夫闻言,驱赶猴王道:“万事皆有定数,你若心诚,只当速去,在那府门诚心礼拜!若是这般唯唯诺诺,瞻前顾后,恐难入那道门!”

猴王闻言觉得有理,便再道谢,又奔那洞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