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重点:慰众生,大仙寻声救苦;心慈悲,道童下山扬道。

第十八章 寻声救苦

且说在东海海村西南数百里处,太乙救苦天尊正在一山顶盘膝而坐,寻声救苦。

一道童身背长剑侍立在旁,忽闻山腰密林处传来阵阵哭声。那哭声十分哀伤,惊绝山间鸟兽,便是路人闻之,亦感心腑酸涩。

那道童名“玄清”者,闻声回看天尊,然那天尊岿然不动,依旧在原地盘膝打坐。

玄清不忍,便行礼问道:“师尊,我们遍访世间,不就是为了救苦救难吗?如今这山下哀泣不止,您怎么却像没有听到一样,依旧在这里打坐呢?”

那天尊依旧双眼紧闭,口中道:“我怎不知?但那声音的主人乃是一个背着几条人命的妖精。救苦是我们的责任,除妖亦是我们的本分。若不救,心有不忍;若是搭救,又恐日后传出去,坏了名声。我正踌躇于两者之间,故而未动。”

玄清闻言,沉默不语。但过了两刻时间,那哭声依旧没有停止,玄清终是忍不住了,便又向天尊行礼,道:“师尊,我们本是在此处寻声救苦,如果让别人听到这哀泣之声,怕是以为我们故意推诿。不如我且下山一探究竟,若其苦难合乎天人之道,那弟子便救它一救;若其有歹心,弟子便索性除了此妖。不知师尊意下如何?”

太乙救苦天尊慢慢点头道:“可以。但你要记得,便是搭救,当以‘人道’救之,莫以‘天道’处事,如此便合乎大道的法则,也算道心使然。”

玄清听了,便再行礼,寻那哭声而去。

玄清寻着那哭声,定睛一看,原是一石猴正坐在树上哀泣不止。

玄清上下打量一番,便知猴王没什么法术,于是行至近前,道:“是你在此哭泣,引我过来吗?我既然来了,便听你说说你的苦楚,看看能不能为你解决吧。”

那猴王见来者是个道童,不禁跳下树来,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问道:“你就是那救苦天尊吗?”

玄清摇头道:“不是,我是他门下的道童玄清。”

那猴王面有不屑,道:“我是来求那天尊搭救的,你区区一个道童,看起来年纪并不比我大多少,若入那囹圄之中,恐尚不能走脱,又能搭救我什么呢?”说罢,便又复跳至树上,大哭起来。

玄清闻言登时变了脸色,道:“俗语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不知我所能,如何得知我不能解你的苦难?如同有人看到你一副妖怪模样,便认定你是恶妖,而对你的苦难视而不见,又要斩你,你又作何感想?”

猴王闻言,觉得有理,便又跳下树来向玄清行礼,又把自己在海村遇到的一切都向对方陈述了一遍,随即又哀泣不止。

玄清察言观色,知那猴王所言非虚,听闻它所讲之事,不禁感叹道:“我随师尊隐世久矣,尚不知人间竟无道至此!!”又对猴王道,“莫要哭了!此事并非无法可解,你且随我来,这便带你去解决难处。”

于是二话不说,拉着那猴王驾云就走。那猴王哪曾驾得那云,一时惊呼不已,大叫连连,待见那云行的安稳,却又手舞足蹈,上蹿下跳。

玄清嫌它聒噪,便使那云急飞而去,猴王惊的止了言语,紧紧扒在云上不敢再动一下。

那云仅行了半刻时间,便停在空中,猴王惊魂未定,再向下看时,方知早已至那城中。

城中百姓见有二者立于云上,知道有神仙下凡,纷纷倒地叩拜。又见那祥云降至郡府,便立即围拢而去。

那城中郡守闻有神仙临凡,即与左右官员出府下拜道:“不知仙人临凡,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又急令左右奉茶备座。

玄清也不寒暄,只问道:“不知这郡的郡守是哪一个?”

郡守便又上前两步,躬身行礼。

玄清忽的变了脸色,急走两步迎上郡守,道:“吾闻你辖下县令怠慢职守,欺压百姓,作奸犯科,谋财害命!你可知道?”

郡守闻言,即慌了手脚,俯身叩拜道:“下官不知,下官不知!辖下各县,皆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怎会生如此荒淫无道之事?”

玄清便令猴王上前,将它所遇之事在众人面前一一道来。猴王说的哀戚,众官听之汗颜,百姓闻之落泪。

那郡守更是惊惧不已,唯恐那玄清以“替天行道”为名斩了自己,便急道:“下官恐一时失察,有罪,有罪!但求仙人宽限三日,我自点齐左右,去拿那县令伏法!”

玄清眉头倒竖,只道:“三日?再待三日,那孩童恐早不知去向!你即随我走一趟,若处事不利,定将你扔到那王宫大殿中治你罪责!”

说罢,不等回答,便一把抓起郡守,带着猴王驾云直奔那县衙而去。

郡府左右见丢了郡守,亦急点兵马去那镇上。

玄清一路抓着郡守,令他脚不沾地,只悬在那半空之中。

那郡守何曾见过如此景象,早已魂不附体,昏厥过去,直至到了县衙方被叫醒,已是双腿绵软,口角流涎。直缓了一刻有余,方才魂归体内,见那玄清还在,便急抖擞精神,叩响县衙大门。

这镇上百姓见有祥云现世,又见那郡守到访,立即口耳相传。一时间人声鼎沸,万人空巷。

那府门小吏打开府门,正要斥责,不想来人竟是郡守,一时手足无措。那郡守也是恼怒,不等通报,直入了后堂而去,不多时,便揪着那县令的衣领一路将他提至衙门之外。

那县令也是惊惧,一路遍问郡守原因,郡守一概不答。直至门外,那郡守方才发问道:“你这混账县令知罪不知??”

县令吓得连连磕头,但问及罪名,却又一脸无辜之相。

那郡守登时发了呆性,对那县令又踢又打,口道:“郡衙给你除那海妖的银子,是不是你私吞了!你是否横征暴敛,谋财害命!你是否掳人儿女,卖来抵税!见有那击鼓鸣冤的,是不是不闻不问,一律打死!!”

众人见郡守凶狠,觉得他是来为百姓鸣不平,于是纷纷出言,斥骂那县令昏庸残暴。

那县令见状,只抱头求饶道:“下官不知,下官实不知啊!一切都是交予那师爷去办,下官不曾做得半分啊!”

郡守闻言,又要捶打,却被玄清止住。玄清问道:“那师爷与一干人等何在?掳那铁匠子女的官差,如今又在何处?”

不等县令开口,便有好几个镇民站出来带路。行不多时,却见那师爷正欲越墙而走,玄清冲猴王使了个眼色,那猴王急追而去,片刻之间便将那师爷擒住。

猴王将师爷擒至玄清身前,玄清又问师爷是谁打死铁匠之妻,掳走其子。不等师爷回答,百姓和衙门的其他差役却已将两个恶差擒至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