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傍晚时分,朱标一行回到了临濠行在。在路上,丘陈二人把明日启程的消息通知了临濠知府。这不,朱标前脚刚到,紧接着请帖就来了。朱标看了帖子——请赴送行宴,他摇了摇头,告诉张三回复来人:太子身体疲累,今日便不去了,由秦王殿下代表赴宴。

是夜,秦王朱樉又过了一把嘴瘾,心中畅快。第二天,朱标照旧睡到了快中午,张三进来禀告,临濠官员前来觐见,已经等候多时了。不得已,朱标更衣后与朱樉一同接见了为首的临濠知府丁宇和怀远卫亲军指挥使马鉴,说了一通官面话,这段时间给他们添麻烦了,承蒙照顾,不胜感激。

午后,太子的仪仗队伍出了东门,过濠水,原路返回。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又回到了滁州暂歇。

“启禀太子殿下,王二牛和李大力两人已于昨夜晚间跟上了队伍,进入驿站,现在门外等候。”张三汇报。

“好,叫他们进来。”

“标下,拜见太子殿下。”

“把你们的所见所闻给孤说一说吧。一人先说,不足之处另一人补充。”

王二牛先开了口。那日,他们出城之后,先去了中都营建的工地,可惜并没有开工。于是到周边的工棚去转了转,好巧不巧地还碰到了同村的老乡。三人坐下来闲话家常,而后聊到了中都工程。

据那名老乡讲,自从中都工程开始以来,参与建设的役夫越来越多,临濠府下面的几个县,周边府县的人都有。因为招募时候,承诺的工钱还不错,大伙儿都想在农闲的时候找个事儿做,挣钱养家,他也是如此。

像他这样没有一技之长的,只能干纯体力活儿,虽然累些,可都足额拿到了工钱,也愿意继续。

王二牛问他是不是一直在中都新城这里干活儿。他回答说,去年有三四个月,是在临濠城里,给人盖房子,还不止一家。

“他可知是给谁家盖房子?”朱标心想果然不出所料。。

“他也不清楚,也不敢打听,只是偶然听工头提到了什么宋国公。”李大力回答道。

朱标哦了一声,示意王二牛接着说。

“我那老乡说,这倒不算什么,反正给工钱,干什么活儿都一样,他们这种普通人算是好的了。听说有些工人原本是囚犯,本来是流放或者杀头的罪过,现如今被送到临濠来做工,根本不被当人看待,干的都是要命的活计,别说工钱了,死了都没人管。”

“岂有此理,犯人的命也是命啊!”朱标狠拍了一下桌子。其实这里面的事儿他早知道了,可是话说到这里,再不表现一下,就显得太冷酷无情了。

“眼下,这些工匠最担心的是,快到农忙种地的时节了,可并没有放他们回去的消息。虽然来得时候是自愿的,可想走却不容易。工头也是一问三不知。”李大力补充道。

中都营建工程浩大,用工用时极多,以现在的工人数量来衡量,绝对不可能停工放假,否则必然耽误进度。而且轮换制度效用不大,农忙时节是统一的,大家都要求同一时间回家,特别是南方,一年两季耕作。

“孤知道了,还有其他的吗?城外农民的情况如何?可有打听?”

“回太子殿下。从工地离开,我们就去了郊外农田。眼下还没开春,地里光秃秃的,人也不多。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在地里收拾杂草的老汉,聊了几句。”这次是李大力回答。

据李大力所讲,这名老汉就住在不远处的村子里,在家闲不住,出来除除草,为耕种做准备。老汉说,自从不打仗了之后,乡亲们拿到了土地,干劲儿挺高,收成也不错,总算能吃饱肚子了。

李大力二人以开荒为由,询问老汉附近是否还有无主荒地。老汉连声叹气,告诉他们没有了,都是有主的,说是被皇上赏给京城里的大官了。

老汉还说,那大官是皇上的老乡,也不知道赏给了他多少田地,不仅荒地被他占了,就连像他这种普通百姓的地也在其中,他们莫名其妙就成了佃户。

朱标听了这些汇报,心里也有了底气。勋臣贵戚们,仗着皇帝的赏识,做尽伤天害理的事,普通百姓势单力薄,无从反抗。整治这些人,必须得从顶层向下,杀一儆百。

不过朱标也清楚,现在是不可能对淮西的不法之徒痛下屠刀,因为对内朝廷的运转离不开他们,对外的战事也离不开他们,只能稍加惩戒,以观后效。

待王李二人讲述完,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朱标叮嘱不得再对任何人提及此事,便叫他们下去了。从滁州出发,又过了三日,朱标终于看见了南京的城墙,这次祭祖前前后后耗时差不多二十天。

进了宫城,朱标和朱樉先去乾清宫和便宜老爹打了个招呼,大略说了说这次的行程,之后就各自回府。

春和宫内,阔别多日的常秀见到朱标回来,欣喜不已,挺着肚子一直在宫门前等候,任谁劝也不听。朱标飞奔到常秀跟前,搀扶着回了寝殿,两人互诉衷肠,直到深夜。

第二日,朱标从抄本、启本以及秦顺的汇报中了解了离京以后发生的事,与他所知无甚偏差。魏国公等人以‘王保保狡猾狙诈,使其在,终必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为由,力荐出兵。

朱元璋决定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出中路;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东路;宋国公冯宗异为征西将军,出西路。并于正月二十六命祭告太岁、风云雷雨、山川、旗纛等神,誓师出兵。

按照以往的惯例,朱元璋拿出了事先已拟好的部署和进兵方略,顺便交待一下注意事项。徐达领中军出雁门,假意进攻和林,实则以逸待劳,等待王保保出兵来阻,必可破。

李文忠由东路自居庸关出,直奔应昌,趁其不备,必有所获;冯宗异由西路出金兰,取甘肃,作为疑兵,牵扯王保保的兵力,令其不得全军出击中路,为徐达创造机会。

至于张三从军出征的问题,自朱标决定让其护卫随行的时候,便知道不可能跟随大部队出发了。待他回到南京,魏国公等人已经走了十来天了。

照朱标的本意,张三率领燧发枪小队跟随宋国公最为稳妥,因为此次出征只有宋国公的西路军得胜而回。可眼下,要在背后捅宋国公一刀,以朝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难保其不会知道来龙去脉。

一旦他给张三他们穿小鞋,战场之上,死伤难免,朱标也不得不认。所以,朱标决定让张三小队跟随曹国公,如此可保无虞,就算没有军功,全当练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