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科幻小说 > 未来拯救 > 第46章 探秘之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无人机在空中晃晃悠悠,降落到了一个小山坳之中。从空中到地下不到20米远,降落时间也不超过五六秒钟,耳畔已响起了狂风怒号的撕裂声音,5个人迅速躲到山坳的避风处。刘宇明大喊一声,大家打开恒温器,关闭听声孔。几个人都快速将听声孔关闭,把胸前的一个按钮按动,持续三秒钟防寒服进入了恒温的状态。

科技的发展,目的在于人类能战胜大自然。南极的平均温度低于零下三四十度,人体自然不能够抵御,而他们的防寒服是专门针对南北极极寒天气而设计的,共有4层,自头部做成连体的,头部可连接头套,头套面部两侧有鼻孔以下的呼吸层,防止热气上逸影响视力。眼睛前是隔两层的视力罩。

除了视力罩外,防寒服中间隔层涂有隔热材料,无论外面有多低多高的温度,隔热材料把热传导给隔绝了。前两层是挡风的,中间隔热材料是防止热辐射的,其实叫隔热服较贴切,因为不止能防寒,还防热,当然,习惯上一直叫防寒服。贴身一层还有自发热功能,恒温器打开后,如果贴身衣服温度低于36度,它内部自发热功能会启动并轻微产热,既烫不到人,又能起到维持体温的作用。

几个人俯身在无人机架下。为了防止暴风风速过快形成真空,破坏耳膜,因此关闭了听声孔。但隔着防护头套声音通过传导,也让耳朵能听到狂风的肆虐声。甚至偶尔能听到有雪花或雪块摔打到无人机机翼和机身上“啪,啪”的声音。间或有“噔、噔”的声音,可能是较大的雪块撞上了。

张宝田心想,这风速得有多大,差不多1公里距离,不到10秒钟就吹过来,这风速怎么得也有每秒40米,如果不是躲在山坳内,大风能把无人机给吹起来,想到这儿他抬头仰望上方。他想看一下这么大风威力多大,体现在哪。

只见漫天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到,只能听到耳畔的狂风撕拉空气的声音。应该是形成真空以后,又瞬间填充进去的气爆声。

忽然,他恍惚看到风中有个黑色的物体在白雾中翻滚,差不多有十岁小孩的身体大小,心想不会是落单的企鹅被吹起来了,好可怜呦。刚看着过去一个,又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吹在空中,这个物体比刚才的又粗又长,比成人体态都显大,因为是位于白雾边的,距他们很近,他看着像海狮,还不真切。只见黑物又一个翻滚,“嘎”的一声巨响,那个物体撞到了他们的避风山坳对过的沟坎上,瞬间炸了开来,血肉飞溅向空中,但马上如烟花一样迅速消失,狂风迅捷把飞溅起来的血肉给卷走了,到底是什么动物,根本没看清楚.。

张宝田回身看向黄佳依,不看还好,这一看他心里不禁骂了一句,这娘们,太拼了。

原来黄佳依正拿着摄像机对着刚才被撕裂的动物的残渣摄像。

黄佳依一开始就没有像他们一样俯下身子,爬在无人机架上。她一直在观察天空,而且早从叶田田手里把摄像机抢了过来,自己开始摄像了。

刘宇明是登过珠穆峰的人,他感受过珠穆峰的大风。今天他才觉得这才叫风。而且他也知道他们现在身处南极圈外,还没有真正进入南极圈内。这儿的风都这么厉害,这么威猛,如果不是防寒服较高级,他们几个穿着曾经在珠穆峰上穿的那种防寒服。几个人在这么低的温度下都快成了冰棍了,因为他看了一下外界的温度显示是零下63度。

在珠穆峰上他测得最低温度是零下45度。

想想进入极夜的处于冬季的南极有多冷。

张宝田庆幸的是赵小同当时贵150元也要选择有隔热材料的防寒服。说能抵御宇宙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也叫绝对零度。绝对零度是自然界中温度的临界状态,一旦达到绝对零度,原子也会停止运动。)看来真有必要。

刘宇明觉得来南极真是不虚此行。人生在世,过几天安逸的生活挺好,但长期的安逸生活不知滋长多少惰性。也会磨平人的意志,真正的是丧失了斗志,丧失了人类勇往直前,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人就应该不断的变换环境,不断的去探险,不断的去战胜新的困难,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他为什么喜欢登顶珠峰,穿行南极的原动力。

当然今天才是南极的开始,也许以后的日子更难,但那又如何,他身边有这么多的弟兄们,他可不是独行者。想到这儿,他不由自主地想到,我能不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这么多不畏艰难险阻勇跨南极大陆的勇士们,我敬仰、喜欢你们,我要和你们融为一体,不为金钱只为共同的目标。对了,自己先要想方设法和大家融为一体。不要把自己游离于大家之外。让他们先接受自己吧。

听着无人机上面“噔、噔”的声音,刘桐心疼的不得了,真害怕有一个大一点的物体,砸在无人机上,就像刚才砸对面沟坎上的那个动物一样,有什么物体翻滚下来砸坏无人机。

实际上,他们已经把无人机停在了背风处,按抛物线的运行轨迹,所有的物体是不可能直接甩到无人机上面的。如果甩到山坳边上,应该即刻化为血雾,如果不在山坳边,这么高速的风,惯性也把它带到对面了,何况还有风高速带着吹。再小的风,吹不起物体,也不用担心有物体砸下来,那些落下来的雪花,都是已经在乱舞中卸了大劲零零星星的掉下来的,而且速度也不大。

再一个南极已经不只是今天才有风,而是吹了数万年的风,它的表面上能够吹得动的石块、冰块,都已经被风给吹走了。所以刘桐有点杞人忧天了。不过嘛,穷人家的孩子,穷惯了,爱惜财产,自然不想让任何的财产受到损失。

噼里啪啦的声音一直响了二十几分钟,当耳边听不到风的呼啸声后,刘桐抢先从机架下面爬出去,站起身去观察无人机,看看有没有损伤。

当然,其他人见他出去了,也从机身下爬出来看看周围的情况。叶田田最关心的是刚才甩下来的到底是什么动物,她在冰面上跌跌撞撞的走过去,看到满地冻成冰渣的动物碎体,什么也看不出来,而且因为它留到地面上的一些碎渣也是很少的一部分,无法通过不成形的碎渣看出来是什么动物了。

张宝田、刘宇明他们也聚过来观察,确实当时足见有两米左右的动物撞下来,摔成碎渣的,瞬间 ,摔成的渣被风吸走了大部分。残存下来的一小部分被冻得与山体连到了一块,根本看不出是什么动物。况且任何内脏或者是四肢的一点形状都看不出来。没法判断。

黄佳依呢,直接爬出山坳,追着风的屁股,在后面拍摄着,她后悔自己太胆小了。当风势变小之时就应该追出来拍摄的,现在只能拍到小股风的尾势了。当然还是漫天的雪舞,白茫茫一片,渐行渐远。

刘桐在无人机四周观察了一下,没有大的坑洞。整个机身,或大或小布满了雪花或者雪片,点状分布,应该是没有什么损伤,能正常飞行。遥控装置在黄佳依身上,要不然他想试一下机子能不能正常飞行。

刘桐转回头寻找黄佳依,只见黄佳依正从山坳边连滚带爬地回到他们这边来。防寒服在地上蹭了几次。把刘桐给心疼的,这衣服是我们掏钱买的 ,你怎么能一点不心疼呢?况且你是个女孩子,你不应该更爱干净吗?

唉,毕竟这儿是冰山,谁在没有外力的借助下在冰上面行走也免不了又滑又跌的,尽管他们穿的是防滑底的靴子。

黄佳依走回来围着无人机四周转了一圈,确定没有任何结构性生损伤,她试着起飞了一次。各方面性能均正常。几人重新绑好身体,准备起飞。

这时赵小同用卫星通讯器给刘桐打了过来,问他情况。

因为风是先从刘桐这边,然后再刮向破冰船那边,因此赵小同是后打来的电话。

刘桐把他们的情况简略的说了一下,赵小同知道他们平安,悬着的心才放下了。

不然一船人都在那儿担心。

赵小同他们的船是在一座巨大的冰架前避的风,没有太大的感觉,船体也没有随着波浪上下翻滚,只是听雷横说又是大风,至少在13级以上。这才产生了不安的心,给刘桐打了电话过来。

原来,靠近南极圈的水不像大洋里面的水能随风起大浪,南极圈到处有冰架,有冰山,风刮在水面上,局部的小范围有大浪,但波及不太远的距离又被冰山冰架克制了,不会有浪浪叠加形成滔天巨浪上下起伏,而冰架之间风只是从上面呼啸而过,不会牵引波浪太大起伏的,万吨船体更不会动荡不已 ,这就是雷横要躲在冰架内的原因。

黄佳依5人重新启动无人机,向小屋飞去。只有200米的距离,不借助无人机,在满山是冰的斜坡上爬行,没有半小时是到不了的。

3分钟不到,无人机降落到了小屋前的空地上。

无人机刚刚停稳,黄佳依虽然处在中间,但她是第1个拆掉三角绑的,看她迫不及待的样子,几个人会心的笑了。

黄佳依呢,只能看到每个人的视力罩,根本看不到有没有人在笑她。她一把从慢吞吞地往出脱着三角绑的叶田田怀里把摄像机抢过来,“嚓、嚓”地的向小屋的门走去。

他们现在已经确定 ,绝对是人工建造的小屋。这个小屋建在两个山峰斜坡凹处,很是避风,两面坡形的屋顶。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外面已经被冰雪冻成了一个整体,只能隐约看到它的建筑材料,好像是木质的。从外观上看这么齐整的建筑,确定是人为的建筑,应该是早期人类活动的建筑,而且既然有建筑 ,就不应该是一个人能建的,应该是至少有一批人。也许是早期的科学考察者建的。

木质材料在人类发现南极早期,是最好的建筑材料,木质保温性能好,可塑性较强。

黄佳依走到门口,看到门和门框以及周围都被冰冻成了一体,心中想,是不是开不了门呢?随即用劲去推门,确实是开不了。她无奈地回头看了看众人。示意大家,门关的很死,开不了。

刘宇明毕竟参加过探险队,他听到过探险队员讲的一些关于南极探险的故事。他觉得应该有一个能开了门的地方。或者说是机关。

虽然从外表看这个小屋应该是人造的,但因为终年有风,把雪或者冻雨等其他东西都吹到这儿来,门和房子应该都凝结到一块儿了,现在就是撞也撞不开门的。里面说不准还有后手。

那怎么办呢?几个人面面相觑。

黄佳依急得直跺脚,好不容易来到了门前,结果没想到,开不了门进不去,里边有什么也不知道,你说来考察个啥,来猎什么奇,探什么险。

对了,要有个喷火器在门口烤一烤,把里边的冰融化了,门应该能够开了吧,这样不是就可以进去了吗?

问题是他们就没有考虑这些,也没有备用这些器械。

张宝田和刘桐沿着小屋在外面转圈,他们想在外面发现点什么可疑的物体或者机关类的装置。重点查找有没有人工动过的痕迹。

叶田田也急不可奈,看到什么也想踹几下,一路踢着走。她看到墙角有一块看上去比别的地方黑一点的颜色,很不顺眼,抬起脚就狠狠的踹去,听到“膨”的一声,脚踹进去了,她觉得太容易踹了,想着拔出来再踹一次,结果怎么用劲也拔不出来。她尴尬地叫大家来帮一下她,把她的脚拔一下。

黄佳依人离她最近,她正在门口守着,琢磨门周围有什么机关,真无奈,跺脚。刚准备去找叶田田来和她参悟。听到叶田田叫她,站直身子准备走向叶田田 ,忽然,“嗒”的一声,接着又听到“嗒”的一声,她狐疑地回头看了看,不看不要紧,结果看了一下,她更狐疑了,好像门开了一点点小缝隙。为了核实一下,到底是不是门开了缝,因为她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眼花了。她返回到门口,仔细去看门,咦!好像“嗒嗒”的声音节奏比刚才快了一点,门缝更宽了一点,她把手伸到缝上去试了一下,眼瞅着那条缝还在慢慢变宽。这次她不认为眼花了 ,马上就叫:“宝田,宝田,你们过来看看!”她顾不上叶田田了。叶田田还是一只脚在那个窟窿里,另一脚踏在地上傻站着。

张宝田,刘桐,刘宇明三人听到黄佳依的喊声都聚拢了过来看到底怎么了?

当然大家都看到了门开了一条一指宽的缝,而且随着“嗒嗒”的声音,门缝还在继续增宽 ,大家才明白,里面有机关,而且应该是叶田田触发了机关,门自动从里面开了。

这时候大家才想起,叶田田一只脚还卡在墙内,几个人又过去帮忙,要把她拉出来。

叶天天一只脚卡在墙内,不痛,但拿不出来。

黄佳依走过来扶住她,让她自己使劲往出拔。

为什么要扶呢?因为叶田田的另一只脚下是冰,要是用劲的话,整个人就有可能滑倒。

叶田田这时使上劲了,但不管怎么用劲还是拔不出来。

刘宇明过去蹲下身两只手环抱住叶田田的小腿,使劲往出拽,不行。张宝田也过去。他如法两手环抱叶田田小腿 ,和刘宇明一左一右,加上叶田田,三个人同时通力往出拔,叶田田还是卡在里面,这次她感到了牵扯痛,应该是几人拉得她和脚有牵扯了,因为她感到脚面和脚后跟卡着,但不痛,只是卡着,如果要是硬性往出拔 ,目前是有牵扯痛,再用劲,拔出腿,但腿脚也分开了,整条腿就废了。

而门那边还在“嗒嗒”地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