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司马懿穿越秦桧 > 第495章 司马懿日记(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叫司马懿,光和二年,出生于河内郡。

我的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平凡也平凡,说精彩也精彩。

那一年我六岁,张角率太平道黄巾起义,短短数月间便席卷九州之地。

自此拉开了天下纷争的序幕,往后天下从未在太平过。

在我的印象中,这一年看见的全是死人,田地里,道路上,是数不胜数的尸体。

那一年我十一岁,汉帝宏驾崩。

朝中争权,董卓进京,废少帝,而后立陈留王为帝,专制朝政,年底各地起兵讨卓,天下就此大乱。

次年,董卓焚毁洛阳,挟持汉帝西迁长安。

而刚刚才避完乱的我,则随着兄长朗回到故乡温县。兄长朗见温县依旧不稳,而后又转投黎阳暂住。

不管怎么说,保命最要紧。

那一年我十四岁,关中大变,董卓、王允先后身死,各地大战小战不断。

而我则跟着兄长朗重新回到了温县,并开始跟着兄长学习。

次年时任骑都尉的父亲卸职归家,而后支持兄长朗投奔曹操,后来得知兄长朗被曹操任命成皋令。

我十分佩服父亲,没想到在京经历了各种事变兵变的父亲,竟然还能安全的回来。

那一年我十九岁,袁术在淮南逾越称帝,各路诸侯围攻袁术,术大败而逃。

而我便跟着当时天下有名的大儒胡昭学习,说起来,就在那一年,我差点人因得罪他人而被杀死,好在有胡昭先生途中劝阻。

那时我便明白了,若非迫不得已,千万不可得罪他人,若要不然,则先下手为强且斩草除根,否则将会留下无数的后患。

那一年我二十三岁,曹操已经攻破袁绍仓亭。

此战之后,曹袁之争,曹操已取得先机。

与此同时,也就是在建安六年。

河内郡太守说要举荐我为上计吏,曹操闻而征之。

但我恰时病了,不得应征。

建安七年,病。

建安八年,病。

建安九年,病。

建安十年,病。

对了,在这一年我与张春华成婚。

也是在这一年,曹操初平北方,天下大势逐渐明朗。

建安十一年,病。

建安十二年,病。

还有,在这一年中,我的第一个儿子出世了,取名为师。

建安十三年,这一年,我已到而立之年。

曹操被任丞相,而我也在这一年身体痊愈,正式出仕了,被任为文学掾,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官儿。

同年七月,南征刘表,受降刘琮,天下初具一统之势。

只可惜曹操疏忽大意又急功心切,赤壁大败,天下一统之事就此化为泡影。

归来后,我只教了三天学识的曹冲意外去世,或许.......这真的只是意外,反正我是不太清楚的。

我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要管。

那一年我三十四岁,曹操如今已经开始享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参拜不名等特权。

同年,因晋封魏公之事,荀彧以忧薨。

荀彧先生........我的第二次征召出仕,便由荀彧先生所推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荀彧先生便是我的领路人,只是荀彧先生之死,让我大受震撼。

那一年我三十七岁,汉帝立曹操之女曹节为皇后。

而后曹操率兵十万攻汉中,而我以丞相府主簿的身份随之出征。

同时,我也认识了另一个与我有着相同主簿身份的刘晔,他乃大才,论其谋略,恐难胜矣。

对于此人,日后需上心,是个对手。

那一年我三十八岁,曹操晋封魏王。

而这一年对我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因为我正倾心竭力的为曹丕谋划魏太子大位,同时还有陈群、吴质、朱铄三人一并谋事,乃太子四友也。

我清楚的知道,将来只要曹丕登基称帝,便是从龙之功。

那一年我四十一岁,同时这一年也是蜀汉兴起的一年。

正月,刘备在汉中斩杀夏侯渊。

八月,关羽率大军围曹仁于樊城,曹操派遣于禁等人救援,不利,被俘,庞德被杀。

打得曹操欲迁都避羽,我与西曹掾蒋济建议派遣使者入吴,请孙权出兵袭击关羽后方。

而后,吕蒙袭击公安、江陵,没多久后关羽被杀,那孙权担心刘备报复,还将其首级送了过来。

说起来,那孙权小儿........真乃鼠辈也,不足为虑。

当年年底,杨修被杀,一个有些聪明过了头的人,不懂藏拙,他不死谁死。

黄初元年,那一年我四十二岁,曹操薨。

而我司马懿在这一年当中,因从龙之功一连升数级。

曹丕称帝之后,更是升为尚书、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就连我的弟弟司马孚,也转任中书郎、给事常侍。

当然了,这一年过得也不怎么太平,杀了不少人,但总算很快都安定了下来。

毕竟改朝换代以及皇子争位这些事情,总不可能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那一年我四十五岁,这一年中死的人有些多。

最重要的是,贾诩那老家伙儿死了,以往我每一次见他,都有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感觉,现在想想,也依旧不太舒坦。

次年,曹丕亲率大军伐吴。

而我则留守许昌督促粮草等事宜,转抚军、假节,领兵五千..........我终于开始执掌兵权,虽然只是五千押粮之兵,但相信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那一年我四十八岁,曹丕崩,曹叡继位。

托孤于曹真、陈群、曹休、以及我司马懿。

而后孙权趁此时机,命诸葛瑾、张霸带兵攻打襄阳,我任抚军大将军,领兵击破之,并斩杀张霸。

这差不多是我第一次独自领兵出征,结果还算不错,用起兵来可谓是得心应手,期待能有更多的用兵机会。

那一年我四十九岁,年初曹叡举行郊祭。

在后来的几个月里,我才逐渐重新认识了这个年纪其实也不算小的小皇帝了,他很有手段。

曹叡以无法拒绝的原因为由,将我与曹真、曹休等托孤之臣统统外派各地驻守,毕竟敌人来犯,自当出击。

从此,曹叡亲政,独断朝中大小事宜。

年底,我有收到孟达欲要谋反的消息后,我甚至来不及上报便果断出兵,便全速赶到上庸斩杀孟达,而孟达甚至连准备的时间都没有,诛其家。

当然了,未经上报而出兵,虽有功但也无赏,曹叡也因此而冷落了我好几年。

没法子,只得低调起来。

此后几年,诸葛亮屡屡犯关西,但有曹真在,倒也算是有惊无险。

那一年我五十三岁,曹真因为此前在汉中战败,郁郁而终。

说起来,这曹休与曹真的运气都不太好,一个伐吴,一个伐蜀,眼看着大势都还算不错,大有一统之势。

结果都被一场数日不停的大雨给冲刷掉了,大雨过后,就连退兵都是问题,那儿还能说什么进军呢,粮草都快断了。

所以打仗嘛,天时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于是我临危受命,任大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领兵拒蜀汉来犯之敌。

待到诸葛亮断粮撤兵后,我命张合追击,结果没想到的是,张合竟然遭了埋伏中箭而亡,只能说........他的运气不太好,他的死与我司马懿真的没有一丝关系。

刀剑无眼,谁都可能会死。

那一年我五十五岁,这一年北方有些不太平,但与我这儿关西之地无关。

有关系的是曹植那家伙儿死了,曹植那家伙儿可一点儿不老实,常常在暗中说我坏话,没事儿就给曹叡上表奏章说什么我非人臣也,着实可恶。

不过还好的是,我人虽在关西,但眼耳都在洛阳。

我与洛阳城内的消息较为灵通,人脉也算广阔,同时我的名声也一直极好,所以便让人流传了我的一些事实好话,这才没让曹叡太起疑心。

不然的话,倘若曹叡听信了曹植的谗言,那后果可能会有些麻烦,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次年,诸葛亮又来了,他带着十万大军从斜谷道走来了。

而且诸葛亮还联系了东吴,欲要一同伐我大魏。

对于东吴我是丝毫不担心,东吴那群鼠辈成不了什么大事。

但这一次的诸葛亮却是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甚至差一点儿就着了他诸葛亮的道儿,好在麾下诸将都还算是不错,补上了一些缺。

最终相持了数月后,诸葛亮于军营中薨,而后退兵。

不过听说他们蜀军在退兵的时候还发生不少大事,不过想想倒也正常。

年底,洛阳地震。

那一年我六十岁,已经是花甲之年的我统兵数万,北伐辽东公孙氏,肃清万里、总齐八方。

在抵达辽东后,同样大雨不停,在这一刻,我不禁想起来了曹休与曹真的遭遇。

难道我司马懿,同样也要步上他们的后尘吗。

好在,这一次所面对的敌人不一样,这大雨也下得没想象中的那么久。

雨停,攻城,斩公孙。

次年初,收到宫中密信的我,日夜兼程从辽东赶回洛阳,见了曹睿最后一面,并再次托孤。

很快,曹睿驾崩,曹芳继位。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大将军曹爽上跳下窜得不行,先是大搞改革欲集中权柄,而后又大举伐蜀欲建立军功,闹得朝廷内外怨声载道。

但这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过只是一个在家中养老的老人罢了。

顺便,又让司马师养了一些死士,方便在我死后一并带下去。

只是后来,我又病了。

这一次我病得很重,前所未有的重,已经病得神志不清,无法进食也无法言语。

就连曹爽派来的探子看了以后,都不禁直摇头。

在我七十一岁那一年,我的病总算是好一些了,而后..........

算了,算了,这些都不重要了,不重要了。

此生,就这样吧,一切都结束了。

在我最后的时间里,看到了司马师与司马昭正孝敬的跪在床前。

我已经没有什么后事好交代的了,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我都已经做了,剩下的,都留给后代们解决了。

而我司马懿,已经结束了。

此后的功与名,又与我何干呢。

是了,我真的这样以为。

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更像是......沉睡了几百近千年。

如今世人皆称我为,秦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