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边,沈从霁刚到家,便瞧见赵大娘来了。

“沈团长,还没恭喜你,你比我家林子厉害。”

她家张林在饶宇底下讨生活,被压得喘不过气,这辈子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往上升。

沈从霁笑道:“各人际遇不同,运气好罢了。”

赵大娘嘴里的好话一箩筐一箩筐搬出来,紧接着说道:“沈团长,我听说你在给你老婆找帮手,你看我成不?”

沈从霁道:“大娘,进屋说吧。”

他从不私自做梁苏的主,找人帮忙,也得梁苏首肯才行。

赵大娘笑着进屋,先是问候了梁苏的脚,见她无碍,才说起帮忙的事。

“扫厕所太累,我家林子让我别干了,可你让我闲着吧,我又不习惯。就想着找份活儿干,正好听说你招人……”

梁苏道:“大娘,我这边招人,不一定是招长期,可能就是短期,等我脚好了就行。”

赵大娘连连摆手,“没关系,长期短期我都肯干,就是为了赚些钱贴补我儿子,我不怕累。”

“倒是也不怎么累,一个月只有赶集日才去,做一天可以休息两三天,去一次三块工钱,你觉得如何?”

赵大娘算了下次数,德新镇赶集日是逢三六九,这样算下来,一个月都差不多有三十了!

她连忙点头,有这么多钱,她还有什么不满足。

“可以可以,那就这么说定了!”

梁苏笑道:“不止这个呢,我这有个本子,每次有新货进库,我都会清点数量入库,你每次拿了多少出去,卖出去多少,都要在上面记着,每隔一段时间我要清点对账。”

不需要赵大娘费心思,只需要在上面标明日期和数字。

具体还剩下多少库存,梁苏会自己对。

赵大娘点头应下,“都是小事。”

“行,那明天大娘就来我这里,我先教你衣服分类和搭配等一些基础的问题。”

这些也是梁苏自己琢磨出来的,算是一些心得。

赵大娘只需要按照她这个模式来卖就行,没有难度。

她前脚刚走,沈从霁便提起了魏玉凤的事。

梁苏这几日没怎么出门,问:“魏玉凤是谁?”

“佟副旅长的老婆。”

“佟飞的妈妈呀?你不是说她一直在乡下吗?”

梁苏见过佟鑫好几次,他都是跟着家里的保姆同进同出。

起初觉得奇怪,但没理清哪里奇怪。

现在终于知道了,他和保姆同进同出的时候,跟一家四口似的。

要是不问,大家都会以为罗清薇是他老婆。

“先看赵大娘做得如何,她要是行的话,就让赵大娘做吧。”

凡事都有先来后到,谁叫人家赵大娘先过来呢。

沈从霁点点头,“明天我去回绝她。”

都不需要他回绝,过没多久,魏玉凤就自己上门了。

她手里提着一袋东西,都是她老家的特产。

梁苏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嫂子,实在不需要这样。”

“要的要的,都是我老家带来的东西,不值钱。我知道你已经找到人帮忙,我这次上门就是过来跟你说说话,不讲其他。”

魏玉凤坐了下来,一点都不显得拘谨。

“我刚才遇到赵婶了,她都跟我提了。就算不为了工作的事,我也想过来跟你说说话。”

听钱秋霞提到梁苏自己在卖衣服的时候,她就觉得佩服,想上门看看梁苏是什么样的人的。

打从进门开始,她就觉得眼前一亮。

美得跟仙女似的。

梁苏对魏玉凤这爽朗的性子挺有好感,如果不是赵大娘先来,她肯定也会同意让魏玉凤过来帮忙。

“嫂子你真是客气了,这些东西留着佟飞吃也行呀。”

“我家还多着呢,你这脚怎么样?”

梁苏笑了笑,“不是什么大事,小伤。”

魏玉凤比较健谈,总能拉着梁苏把话题聊开。

聊了一会儿,她便起身告辞。

“下回,下回你这边要是再招人,先考虑我,成不?”

她也想和梁苏学学,像她那样自己做生意赚钱。

梁苏自然不会拒绝。

“这个魏嫂子人还怪好的。”

沈从霁点点头,“她品性要是不好,就不会在乡下伺候公婆这么多年,都没想着过来和儿子团聚。”

当然,这件事只能仅仅说明她品性好,并不代表佟鑫的做法是对的。

他自己的父母,自己不孝顺不伺候,娶回来一个老婆,要求老婆窝在乡下伺候,这算什么事?

魏玉凤愿意那是她人好,佟鑫也认为应该这样做,只能证明他自私。

梁苏问道:“佟副旅长家里的保姆,是什么时候过来的?她女儿什么时候生的呀?”

沈从霁想了下,“她女儿今年七岁,她过来的时候好像刚怀上,说是前头丈夫留下的遗腹子。佟副旅长同情她,就把人收进来当保姆。”

梁苏若有所思,“不像保姆,比魏嫂子还像女主人。”

“什么?”

梁苏摇摇头,“就是感觉而已,这话我就敢跟你说说。”

无凭无据,说出去那就是毁人名声。

次日,赵大娘过来了。

她主要跟着梁苏学进出库,死记硬背记下了衣服的搭配和尺码。

刚开始都会生疏,等过断时间就上手了。

学了一天,第二天正好是赶集日,赵大娘便带着衣服去集市了。

梁苏有一段时间没来,大家都盼着她呢。

见是换了个人过来,还有些奇怪。

赵大娘乐呵呵给他们解释了缘由,“等过段时间她脚好了,就会继续过来。”

大家便放心了,反正谁在这里卖,都不妨碍他们买衣服。

梁苏这边从帽子到袜子,从内衣裤到外套,一应俱全,款式都是最新的。

哪怕镇上多了两家衣服摊子和她竞争,也不如她生意好。

赵大娘看着他们挑挑拣拣,有些根本不需要试,直接就给钱了,头一回尝到数钱数到手软的感觉。

摊子上的东西,便宜的两三块,像袜子是打包卖的,两块钱十双。

贵的东西,像冬天的外套、毛衣,也有好几十块钱的。

在这里守到了散集,赵大娘装钱的袋子都是鼓鼓的。

她感叹一声,心里有些不平衡。

梁苏啥都没干,可袋子里这些钱都是她的。

自己在这里忙活一上午,才得了三块钱,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