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权力巅峰:从基层扶贫开始 > 第137章 成功背后的秘密,即便知道无法复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7章 成功背后的秘密,即便知道无法复制

“老曹,你们村的人什么情况?怎么个个的脸上都笑开花了似的?”

“老乔,你们村的人全体中奖了怎么的?怎么个个都这么开心?”

“老表哥,你们村的人干嘛了?明明交公粮是件很肉疼的事,怎么你们脸上都笑容没停过的?”

各个村的人都在打听,想知道这两个村的人到底遇着什么大喜事。

他们也实在无法理解,这么多粮食交出去意味着冬天不好过,怎么还能笑得这么开心。

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不过靠近柳叶村和铜锣村的村民,或者跟这两个村有亲戚关系的人,大多数都知道一些内幕。

“嗨,你们还不知道柳叶村 和铜锣村今年大丰收啊?”

“大丰收?”

那些没听说过的人,此时全都瞪着大眼睛满脸好奇。

那些知情人则化身为八卦狂魔,开始喋喋不休地给他们科普起来。

“你们还不知道吗?镇经发办的副主任秦献去柳叶村驻村扶贫了。”

“人家带着柳叶村和铜锣村一起养鱼,今年光卖鱼就挣了一百多万。”

“我听说他们村今年每家每户都增加了好几千块收入,那可是一大笔钱,谁还在乎这点公粮啊。”

此话一出,立即在人群中引发轩然大波。

“我的天啊,新增几千块收入那么多?”

“一年多赚几千块,难怪他们个个脸上都笑开花了都。

“他们有了这笔钱买什么不行啊,今年过年绝对可以过个肥年了,鸡鸭鱼肉样样都可以敞开了吃。”

“要是我家也能增收这么多,那我绝对给全家人都置办几套新衣服。不为别的,就为了过年串门的时候去亲戚家炫耀炫耀。”

这个话题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打开就合不上了。

特别是旁边一些知情人,还在不停跳出来作证。

“这个我可以作证,我是亲眼去看过他们的秋季大丰收的。

那种水稻和鱼混养的技术太厉害了,不仅稻子产量没减少,还赚了十几万斤的禾花鱼。”

“我也可以作证,上次新柳河小学剪彩之后我也去了柳叶村看过几次,他们今年是真的挣大钱了。”

一个接一个的人跳出来证明,很快就把柳叶村、铜锣村、秦献的知名度打响起来。

越来越多人好奇,这个秦献到底是何方神圣。

“那个秦副主任怎么这么厉害,他怎么不去我们村扶贫呢,我也想每年增加几千块收入啊。”

“一说到驻村扶贫我就生气,我们村那两个就是废物,除了吃老乡的喝老乡的,什么事都没干成。”

“他们养鱼致富,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养鱼致富,我们走他们走过的路没问题吧?”

人群当中果然最不缺“聪明人”,他们很快就想到了模仿一途。

不过知情人士的一盆冷水,很快就把他们浇得透心凉。

“模仿?你们以为养鱼就可以随便模仿的吗?”

“他们在田里养鱼,你们知道水凼要挖多宽多深吗?知道每个月份每个节气要放多深的水吗?知道化肥农药要用什么牌子、用多少量吗?”

一句句反问,逼得那些人哑口无言。

但“聪明人”又说道:“我们不是可以慢慢摸索嘛,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摸索出来。”

那人看着这个大聪明,只剩下嘲讽的冷笑。

“摸索?你付得起摸索的代价吗?”

“人家柳叶村和铜锣村各有一支二三十人的技术团队专门指导, 不放过每一个变化细节,你们要摸索多久才能摸索出来?”

“要是一步错了,鱼苗大量死亡不说,你们的水稻也有可能大量减产。”

“到时候稻鱼两空,给你们三五年都未必能恢复得过来,你们承担得起这么大的风险吗?”

嘶……

听着这么严重的后果,众人都忍不住倒吸凉气。

他们万万没想到,养鱼的风险竟然要以几年的收成为代价。

或许这就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失足成千古恨。

但是人群中仍然不乏有很多“聪明人”,当他们觉得自己养鱼行不通的时候,立即就想到了把秦献挖过去。

“既然那个秦副主任是辛化镇的领导,那他就不只属于柳叶村和铜锣村,而是属于辛化镇的全体人民。”

“他光给那两个村子扶贫可不够,还要支持我们的扶贫工作,我们一丁能把他挖到自己的村里去扶贫。”

他这话说完,立即又遭到反对。

“秦副主任是镇政府的干部不假,但他的经历也是有限。”

“要换作是你,你能同时管十几个村?如果你做不到,你又凭啥要求人家这么做?”

“再说秦副主任在那两个村的地位,你们要是敢去翘人,他们就敢拿刀跟你们拼命。”

“柳叶村和铜锣村知道吧?就是咱们镇打群架最凶的村子,你要去试试?”

说到打群架,所有人都怂了。

辛化镇几乎没人不知道,曹乐山的脾气极差,看柳叶村的人打群架极猛。

要是再加上一个乔大梁和铜锣村,那简直堪称无敌。

不过这难不倒渴望致富的村民,他们很快又想出了新策略。

“我听说秦副主任不仅带他们养鱼,还带他们养牛,单是柳叶村就养了四百多头黄牛。”

“养牛这件事我也知道,之前我从他们村上路过,那一大群牛都把我吓一大跳。”

“既然我们没有养鱼的技术,那我们养牛总可以了吧?我可从没听说过养牛需要什么技术的。”

这话一出,更多的人心动起来了。

华夏人世世代代养牛,这都是刻在基因里的经验,他们总不会连和都模仿不了吧?

但是这些话刚说出口没一会儿,就又被怼了回去。

“养牛?你知道一头黄牛犊的成本是多少吗?”

“还有拜托你们看看自己的腰包,自己能拿出多少钱去买牛犊?”

这当头一棒,直接就把一大群人干懵了。

养牛容易,可是买牛犊的钱上哪儿弄?

那人又继续泼冷水道。

“让你们自己拿钱吧,你拿不出来。让村里拿钱吧,就算能买几头牛也分不到每家每户都有。”

“我就问你们一句,如果你看着隔壁家分到牛儿你没有,到时候你会不会发狂?”

接二连三的打击,终于让那些村民都失去了尝试的勇气。

他们终于明白,秦献的领导和归元养殖公司的资金支持,才是柳叶村能够崛起的关键。

没有前期的大量资金投入,没有稳定的技术支持,他们根本无从谈起。

无论养鱼还是养牛,对他们来说都不现实。

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一时间,所有人都望向那个一直泼冷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