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 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魏的心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八十三章 曹魏的心病

“将军,这不就是一只母猿罢了,既然它没被将军一箭射死,便是将军手下留情给它的造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何故轻言生死啊!仆以为将军会好好的长命百岁,亲眼看着大汉重新一统天下的!”一旁的赵姓校尉宽慰道,

“哈哈,汝不懂啊!老夫没有一箭射死那母猿,便说明老夫的力气已经完全不比当年了,廉颇老矣,不能饭否啊,

老夫如今已经年过七旬,已经活得够长了,比起赵、关、张几位将军来说、也够本了,多半是看不到大汉重新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了!”邓芝捋着胡须望着陡峭山崖间、奇形怪状的古树上挂着的黑猿,潺潺流淌在山谷间的溪流颇为豁达的道,

两日前,共计花费十日,成都去往汉中传诏的天使方才快马到得汉中的郡治南郑,走的是经剑门关、金牛道到的南郑,这条路好走些,但是距离有些远,

若是走米苍道,则距离短些,但山路崎岖、比较难走,寻常时节一般不怎么走这条道往汉中,但若是寻常时节、去往南郑的人们还是愿意走金牛道,

“将军,陛下派人前来传诏,此刻已到了南郑城下了。”姜维的心腹将领拒扶进汉中太守府邸阁前厅禀告道,

“快、快,随吾一同去亲迎天使进城!”姜维赶忙放下手中的竹简激动的道,他心中揣测此番陛下估计是要用自己了,显然是一卷丞相留下的兵法心得,

“诺,仆谨遵卫将军令!”拒扶弯腰作揖拱手道,

姜维仔细收拾了仪容便同拒扶、张巍一同往郡守府门楼而去,在此翻身上马、“驾、驾”几声便完南郑城门而去,而此刻的姜维心腹显然是少了一人,

王平已然是在三月开春之时便已经因病去世,没能像司马懿一般挺过来,可惜了,姜维也颇为他感到遗憾,曾在王平灵前叹息道:“我蜀汉又一员猛将,天妒子均啊!”

王平在军旅中长大,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但是他能口述让别人代写书籍,都有意理。王平让人读史、汉一系列的书籍传记,自己在一旁听,能知其大义,论说的时候不会失其主旨。

王平遵守并履行法度,与人交谈从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然而不足的是,王平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不过也能理解、毕竟人无完人啊!

姜维三骑到得城门前便翻身下马,

“卫将军。”城门口当值的将士纷纷向他弯腰作揖行礼,

“臣姜维恭迎天使驾临南郑!”姜维拱手道,不卑不亢,却是有礼有节,

“卫将军免礼,我等这就进城罢,奴婢宣完诏、还要回成都向陛下复命呢!”刘禅身边的小黄门张盛掀开车帘拱手行礼道,

“天使,请!”姜维做了个请的手势,就又翻身上马,在前面带路,

到得邸阁前厅,张盛在主座歇息了片刻,饮了盏茶,

“这一路可累死奴婢了,这金牛道的路显然也是不好走啊!不过听来过南郑的人说起当初丞相北伐之时派人往成都来往、传递消息的米仓道更不好走。”张盛抱怨道,显然是在宫里待惯了、没吃过多少颠簸之苦。

“是啊,出蜀的道路就是这样,不过再难的路也还是得走啊!”姜维感慨道,但让他走的话,他更愿意走米仓道,也习惯了,哪怕更难走些。

“不知陛下此次派天使来所谓何事?”姜维单刀直入主题的道,

“诏,命卫将军姜维火速返回成都,领一万中军去拿下西平郡,汉中郡军、政事物可交由副将暂时代理。制曰,可。”张盛小心翼翼的从袖中拿出一卷绢帛书写的诏书宣读道,显得对诏书颇为的恭敬。

“臣遵诏!”姜维有些激动的道,显然他被费祎束缚在汉中,已是好久没有施展的机会了,每日只能看着兵书推演过过打仗的干瘾,很是不过瘾啊,如今终于是有了一个领兵出征的机会,哪怕是只有一万人也是很兴奋的!

“天使,今夜便歇在府上,吾今夜要设宴款待天使,感谢天使为吾送来这样一个好消息!”姜维笑着道,随后便有侍女领张盛去屋中歇息,毕竟府中空闲的屋子还是挺多的。

“卿便留守汉中罢,拒扶跟吾一同前去西平,想来也是绰绰有余了,毕竟汉中之地对我大汉之地十分重要,伪魏也一直在觊觎,不留个大将守好它不行啊!”姜维慎重的道,

汉中,位于汉中盆地,北依秦岭,南靠大巴山、米仓山,长江的支流汉江穿城而过。秦岭以北就是关中平原,长安所在;大巴山、米仓山以南是号称天府之国的巴蜀盆地。

从关中通往巴蜀盆地的道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如陈仓道(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

其中前四条是关中平原至汉中的蜀道,后三条是汉中至巴蜀成都的蜀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夹在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的汉中,由于地理位置独特,自然就成了北接雍凉、南控巴蜀的兵家必争之地,有“得汉中则定天下”之美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借助汉中为跳板,吞并了巴蜀。楚汉争霸时,刘邦出汉中,北上攻入关中,最终夺得天下,建立大汉王朝,

由于汉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汉末各方势力便对汉中的争夺不断。

东汉末年,朝廷的统治名存实亡,各地割据势力抢占地盘,张鲁的势力就是在这时候形成的。

从兴平元年,张鲁刘璋反目,一直到建安二十五年,张鲁投降曹操,张鲁割据汉中有二十多年。

张鲁统治下的汉中,属于一种政教合一的性质,张鲁本人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传人。

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

张鲁在汉中二十多年,信徒众多,成为汉末一支颇有实力的割据势力。

张鲁统治巴、汉近三十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抵达阳平关,张鲁想要投降曹操。

但张鲁弟张卫不听,率数万人马坚守阳平关,为曹操所破。曹操到达南郑后,对张鲁的行为深加赞许,又因张鲁早有归顺之意,所以派人前去慰问。

张鲁带着全家谒见曹操,曹操任命他为镇南将军,以客礼相待,封张鲁为阆中侯,食邑一万户。随着张鲁投降曹操,魏国取得了汉中的实际控制权。

刘备占领益州之后,为了使自己的北方多一道屏障,于是下决心要攻打汉中。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

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

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合、徐晃、郭淮等。

通过两年多多的战争,结果以刘备最终占领汉中,蜀国的领土得到了进一步扩张,自己也称汉中王,

如此战略要地是万万不能有失的,毫不夸张的说,现在谁丢了汉中便是大汉的罪人,如果没有汉中这个门户,蜀汉最多也就是苟延残喘,被灭只是早晚的事,更别提北伐中原,匡扶汉室了。

此地也是自曹魏自武帝定军山一战争夺汉中失利后的一块心病啊………